很多人的体检报告上都出现这两个字,一定别当“耳边风”
很多人去做完体检或检查后
医生会建议需要定期随访!
一些人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
特地抽出时间来医院做检查
为什么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
而是需要多次随访呢?
其实这并不是浪费时间
有些病情的确有这方面的需要
那今天康大夫就来为大家
揭开随访的“真面目”!
随访
随访又称作随诊,即随同访问,是指在诊治后,对病人继续追踪、查访。
医院根据医疗、科研、教学的需要,与诊治后的病人保持联系或要求病人定期来医院复查,是对病人的疾病疗效、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所做的工作。
为什么要随访?
1
进一步判断病情的需要
有些复杂的病情很难一次性分析出病变的具体性质,比如有很多肺部结节直径很小,大部分为良性病变,少部分情况下可能是肿瘤的早期,但由于直径太小,无法取得结节的标本来分析具体性质,所以必须通过定期到医院随访观察病灶变化,通过观察确定具体治疗方案。
2
观察疗效
这一情况主要发生于慢性疾病,治疗周期较长,过程中就需要密切随访患者的治疗情况,观察用药效果。一方面有利于诊断,如果用药效果不好需要注意诊断的正确性,另一方面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耐药,以确保治疗效果。
3
预防药物副反应
很多药物的副反应较大,但治疗上又不得不使用这些药物。虽然大部分患者服药过程中不会发生严重副反应,但定期的检测非常必要,早期发现药物的副反应并作出调整是医生工作的重要内容。
4
及时总结经验,提升医疗水平
患者看完病,医生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疗效,来检验诊断过程中是否有不当之处。有些患者病情复杂,汇报病史时有遗漏,可能令医疗判断存在缺陷,在治疗过程中才会逐渐显现,只有通过随访复查仔细观察才能发现。
5
科研需要,推动医疗水平进步
有很多临床研究需要定期访视病人来观察治疗措施的有效性,是检验药物以及其他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步骤,可以说只有做定期临床访视的试验才能不断地加快医疗水平进步。
随访的重点对象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重性精神病、老年人、0-3岁儿童、孕产妇,由于病情容易发生险情或者需要长期治疗,是随访的重点对象。
随访的周期安排
随访往往从病人出院以后不久开始,一般每3个月至1年一次,视不同疾病的病期和治疗方法而定。在近期随访中,医生主要观察病人治疗的效果及某些反应,并根据随访情况和复查结果来调整用药;远期随访可获得某一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、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时间,有利于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,并可建立资料档案,掌握某一疾病的发展规律,有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。
温馨提示
当你与随访医生会面时,一定要坦诚地告知你遇到的任何身体或心理问题,千万不要隐瞒,不要自己判断,任何症状都值得重视。
【热门阅读推荐】
声明:凡转载“健康安徽HealthyAnhui”稿件,请注明出处。
康大夫和安小护的形象归“健康安徽HealthyAnhui”所有,侵权必究。
主编∣陈旭 责编∣王肖
主办单位∣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